1.jpg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池州经开区”)位于池州市主城区东北部,全区规划控制面积30.18平方公里(含托管区),下辖平天湖社区和流坡社区,总人口3万余人。是国家低碳工业试点园区、全国百佳科学发展示范区、安徽省半导体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安徽省优秀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以及安徽省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园区以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园区现有“四上”企业542家,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032亿元、增长35%;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国家级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1个,省级研发机构36个;建成省院士工作站2个、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个,成功创建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国家级国际合作产业园。

党的十八大以来,池州经开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高度重视能源高质量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调整优化能源、产业结构,狠抓节能减排,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绿色发展


扶持低碳产业与专项资金投入

池州经开区设立1亿元主导产业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扶持保障低碳产业和低碳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实施。为落户绿色项目提供股权投资、厂房定制、项目代建和贴息补助等政策支持。园区年度安排低碳发展专项资金不低于500万元,用于节能减排、技术改造、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等11个低碳领域,单个项目最高奖补助资金可达50万元。

绿色发展

提高碳生产力与创新低碳技术

池州经开区坚持以提高碳生产力为核心,创新低碳技术与应用。充分发挥园区集聚功能,把低碳发展的理念和方法贯彻于园区空间布局、产业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各个方面,整合完善产业链,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园区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以园区低碳技术研发、孵化和推广应用为抓手,推动企业战略性低碳核心技术的研发、储备,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技术创新研发体系,推广应用与产业化发展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

绿色发展

淘汰落后产能与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池州经开区着力淘汰落后产能,实施低碳改造,构建高质量发展绿色产业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池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和绿色转型要求,不仅积极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把培育壮大环境友好型的半导体、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八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通过成立推进工作专班,积极落实资金、人才等一揽子“零门槛”支持政策,招引、培育了一大批“低污染、低能耗、高效益”的高新技术企业。十年间,位于池州市经开区内的省级半导体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从当初只有一两家企业发展到现在拥有上下游企业近百家。园区内安芯科技年产180万片GPP芯片及6寸晶圆、钜芯半导体360万片芯片及4-6寸晶圆、年封测40亿颗集成电路的高端封装测试产业园及铜冠铜箔年产4万吨高精度电子铜箔,半导体产业呈现集聚倍增发展态势,成功列入安徽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基地——半导体产业基地。

绿色发展

推进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发展

在推进清洁生产方面,池州经开区淘汰铜冠有色8台铅冶炼炉、1台锌冶炼马弗炉,建设完成收尘风机、水泵变频改造,年节约2.5万吨标煤;实施铜冠有色1500吨/年铅极泥阳泥处理和废水深度处理项目,年产10吨石膏板、处理污水80万吨,节约新鲜水54万吨以上;建成铜冠有色“余热发电”工程,年发电2400万千瓦时,节约标煤3万余吨。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建成铜冠铜箔“废水处理及回用”项目,实现系统内污水的“零排放”;宁波金美亚管桩“年综合利用2万吨生物质燃料技改项目”可替代2台8吨燃煤锅炉,年节约标煤7200吨,减排效益明显。
十年来,池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抢抓机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附件:
  • 微信公众号

  • 秘书处微博

无废园区建设指引

进行无废园区建设是我国全面推行绿色发展,实现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有力保障。绿盟在中国生态环境部和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的指导下,联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经开区、“11+5”试点城市生态环境局及试点内工业园区管理机构编制了这本建设的实操性指南,为“无废园区”建设提供指引。

报告下载>
  • 主办单位: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
  • 技术支持电话:022-66371809
  • 版权所有:天津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有限公司(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秘书处)
  • 京ICP备2020035841号-2
  • 网站管理及技术支持: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联盟绿色数据中心

绿盟官方信息发布渠道

绿盟最新视点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