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东营经开区”)成立于1992年,201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是黄河三角洲地区第一家国家级开发区,拥有“四上”企业335家,规上工业企业115家,高新技术企业108家,产值过亿元企业111家。先后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铜及铜材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园区规划建设新材料产业园、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园、广利临港产业园、空港产业园、悦来湖科教创新园,聚焦新兴培育、转型升级两大方向,重点发展新材料、交通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双碳”战略目标背景下,“发展绿色能源、助力动能转换”是山东省能源工作的核心任务。东营经开区把发展新能源产业和技术创新作为降碳减排、绿色发展的突破口,布局了金雷股份海上风电核心部件数字化制造、中车兆源电磁线、昆宇锂电池等一批高端产业项目,剑指千亿级海上风电主机和核心零部件及关键材料研发制造产业园、新能源利用及装备制造基地。其中,总投资480亿元的东营经开区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正加速建设中,目前已落地上海电气、中国海装等总投资243亿元的23个产业链项目,在谈项目38个。下一步,开发区将进一步加大相关产业招商力度、强化产业培育,全力打造集风电主机、核心零部件及关键材料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测试认证、安装运维为一体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生态圈。光伏产业是开发区新能源产业三大主要领域之一,润马光能、颖科光电2家光伏电池片和组件生产企业坐落在此,目前已形成产能2.5GW,前三季度实现产值27亿元,增长189%。以大力招引光伏产业上下游企业,打造“电池片—光伏组件—支架系统”为主的产业链条为目标,加快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条,提升开发区光伏产业发展层次,正是开发区光伏产业发展的应有之义。开发区抢抓海上光伏资源开发机遇,按照以资源带产业发展模式,联合山能、国华等链主企业共同开展招商引资,建立上下游产业合作机制,引导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我们将突出抓好国华HG14海上光伏、山能HG15海上光伏等重点项目进度,加快变流器、逆变器等配套项目引进,推动光伏产业规模和层次双提升。”开发区经济发展部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据了解,开发区还将积极探索利用集中式光伏资源,稳妥有序加快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进度,建设集中式光伏电站,推动光伏产业发展。
东营开发区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积极开展生态环保和‘四减四增’三年行动计划,集中实施‘两清零、一提标’等总投资11.2亿元的水环境治理重点工程,全力抓好总投资3.5亿元的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大气污染治理项目16个,总投资1.06亿元;土壤污染治理项目2个,总投资4.77亿元。三年来,东营经开区共实施水气土项目37个,总投资20亿元。有效推动了低效落后产能淘汰,持续强化了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谋划建设了一批高效减排治理项目,新旧动能转换取得突破,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开发区相关工作负责人介绍,2022年,全区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2.1%,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实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