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落实绿色发展政策
时间:2022-02-24
走进园区
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6月,2011年4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获批中国家电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家电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家电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家电)、全国智能家电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中国食品产业基地、中国食品产业成长之星、国家级绿色园区。同时也是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休闲食品及饮品)、安徽省家电产品出口基地、安徽省优质家电生产示范区、安徽省首个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绿色足迹
近年来,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滁州经开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作为发展主线,细化工作举措,强化责任落实,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一是全面开展大气、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认真完成各级交办的整改任务。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开展“战臭氧保优良”行动,目前已检查企业55家。印发大气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方案,上报年度大气重点项目实施计划、 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项目清单完成情况、秋冬季“五控”措施清单以及源清单解析企业名单。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按照国家指导意见,共发布秋冬季重污染天气预警两次,在重污染天气期间及时督促企业落实,新增14家企业大气特别排放限值企业。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积极推动新河渠整治。每周采样送检,目前3处截污工程正在施工;对18家企业开展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专项整治现场检查。对出现日超情况的企业进行检查并上报,配合第四方开展在线企业监管,指导企业使用在线APP。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园区企业周边开展了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核实,与危废产生企业签订了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组织推进园区散乱污整治,272家已完成192家。完成辖区内73家汽车修理企业的危废规范化整改并上报市交通局验收通过。调度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及交办信访件、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情况,会同相关环保部门到现场督查推进整改,按时报送相关材料并申请验收。
二是鼓励推动产业绿色发展。近年来,滁州经开区始终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区,持续强化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智能家电、汽车装备及绿色食品、高端光伏制造等支柱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提质增效和新旧转化步伐不断加快。三大产业齐头并进。现有规模工业企业174家。其中,智能家电及电子信息产业是园区第一支柱产业,产值总量占到规模工业的比重约60%,聚集了博世西门子、康佳、长电科技等著名企业,是全国唯一集中国家电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家电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于一身的“国字号”家电产业基地。汽车产业聚集永强、嘉安等知名企业。绿色食品产业聚集了雀巢、银鹭等,并先后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中国食品产业基地等。
三是加大绿色创新产业相关政策支持。园区先后出台《鼓励自主创新加快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鼓励投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若干政策》、《滁州经开区管委会关于印发支持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在专利申请、高企培育、科技研发等方面,扶持企业发展,并在所有奖励扶持政策中增加约束项,当年度受到用地、安全生产、环保行政处罚的企业不得享受政策相关条款,引导企业绿色健康发展。在绿色制造方面,园区扬子空调“KFRd-35GW/(3513912)aBp2-A1房间空气调节器”获批为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博西华和开润2家企业获批2019年安徽省绿色工厂。截至目前,园区共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绿色设计产品3个,省级绿色工厂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