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位于辽东半岛东南端,辽宁省大连市区东北部中段,坐拥黄渤两海,海岸线长321.8公里,是中国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背靠幅员辽阔的东北腹地,三面环海,是欧亚大陆桥的主要通道之一。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中国改革开放第一开发区;2009年辽宁省人民政府确定其为辽宁省沿海经济带核心产业区,核心区规划面积为196.73平方公里。2010年4月9日,大连市委、市政府做出全域城市化的决策,成立金州新区,由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市金州区部分乡镇街道、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大连出口加工区合并而成,现有陆域管辖面积1040平方公里。2014年6月份,国务院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区批准成立国家第十个国家级新区——大连金普新区。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31年的发展建设,具有较强的经济基础和产业优势。尤其是在近几年,努力实践国家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战略,积极实施在新区现代产业发展上,按照“一产精、二产强、三产优”和“集群发展、持续创新、行业领先、产品高端”指导思想,通过培育创新环境、加强结构调整、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形成7大产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现代都市农业)和11个重点领域(电子信息中的集成电路和光电子LED、装备制造中的数控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和模具产业、新材料中的特殊钢和新型合金材料、现代服务业中的现代物流、金融、旅游和文化产业)为支撑的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态势。“十二五”期间提出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到目前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已接近千亿级。生物医药、光微电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已分别超越百亿级规模。以英特尔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跻身辽宁省优秀产业集群行列。生物产业产值占大连市的40%、辽宁省的15%,是辽宁三大生物产业聚集区之一。

在全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是中国工业园环境管理试点园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低碳工业试点园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数控机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家微电子产业基地、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国家电子元件产业园、国家信息产业技术基地核心区、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制造)、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等20多个国家级产业发展基地和示范试点区。

一、低碳循环工业体系和生产方式

在创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第一批)和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化园区的实践中,我们按照“布局优化、企业集群、产业成链、物质循环、集约发展”为思路,以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减量化优先”为原则,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一直朝着以“完善重点产业为核心的工业循环经济体系、启动服务业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建成一批循环经济产业链接项目、打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享平台、提高资源和能源产出效率,实现区域资源最大化利用和污染废物最小化排放”的发展目标进行努力。通过抓住资源能源消耗源头减量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严格控制污染排放三个环节,依托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含汽车、光微电子信息、海洋船舶等)、航空冶金新材料三大产业发展基础,实现三个层面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即对企业层面存量产业链及网络的拓展、延伸及补链,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改造;完善园区层面空间布局、物质、能量和信息共享交换利用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机制建立;战略层面发展新兴产业,实现全社会的产业共生网络的延伸及补链、能源梯级利用、资源综合利用的更高提升。


二、资源循环高效利用

在规划建设上,抓住石油化工、装备制造、航空冶金新材料为重点,建设十大产业园区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上下游产品链和废物链距离最短、关联最密切,土地高度集约化利用、最安全的产业园区;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率先改造提升,促进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鼓励和推动企业实施产品升级的同时,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源头减量化;在物质循环使用、能源阶梯利用和水的分质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率相关项目,加大投资力度;督促园区内各企业实施各项减量化措施:包括采用适宜节能新技术和新设备减少能耗和污染排放,推广燃气轮机与工艺加热炉结合工艺、热电联产蒸汽利用等能量逐级利用系统;鼓励企业在园区内企业之间实施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尤其是石化行业、冶金新材料企业中,资源和能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的企业,推广废酸回收、SO2和NOX等废气处理处置、SO2加氢和脱氮处理回用制硫和提取液态氨、废催化剂和废渣中贵重金属的回收利用。在园区内实现了废渣、废油、废水企业内部回收利用和专业公司回收利用和处置相结合;基本实现了企业内部余热余压利用,并可部分满足社会供暖需求的能源梯级利用。实现海水直接利用,推进污水的再生利用,实现淡水资源最大限度的节约。


三、基础设施低碳化

推行“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适度超前”的政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用和管理机制。从规划设计到建设,全部考虑采用低碳、资源共享、集成优化、污染物集中治理的原则规划设计和建设,包括供水、供电、道路、污水处理和再生回用、供气、通讯、环保监测、集中危险固体废弃处处置中心、石化污泥处置中心等及相关的管网等。园区的新鲜水严格按照节水指标供给,园区内骨干企业基本实现了内部污水处理回用;园区层面注重热电联产的“上大压小”、再生水利用、余热余压利用,石化大企业实现了海水直接利用;园区全部达标排放,低碳排放。


四、政策与管理体系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成立了循环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节能及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等四个相关工作领导小组,有效组织了各部门责任明确,通力协作开展相关工作,有效实现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各项目标。同时,将相关任务引入工作考核体系中,加强考核监督检查的力度,成立并运行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促进中心非赢利性社会法人机构,切实形成了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管理体系,以全面推进大连开发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制订并出台了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鼓励政策,设立了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及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科技发展和产业发展专项支持资金,用于支持在开发区内注册的各类企事业单位,鼓励其在各行业按照调整产业结构轻型低碳绿色化,水资源优化与节约、土地资源优化与节约、能源优化与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开展的各项科技、投资、生产经营活动;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


附件:
  • 微信公众号

  • 秘书处微博

无废园区建设指引

进行无废园区建设是我国全面推行绿色发展,实现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有力保障。绿盟在中国生态环境部和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的指导下,联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经开区、“11+5”试点城市生态环境局及试点内工业园区管理机构编制了这本建设的实操性指南,为“无废园区”建设提供指引。

报告下载>
  • 主办单位: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
  • 技术支持电话:022-66371809
  • 版权所有:天津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有限公司(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秘书处)
  • 京ICP备2020035841号-2
  • 网站管理及技术支持: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联盟绿色数据中心

绿盟官方信息发布渠道

绿盟最新视点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