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上午,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昌年会上,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区(下称“广州南沙开发区”)被生态环境部授牌,荣获“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称号,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十四五”期间首个获此殊荣的园区,也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升级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后进行命名授牌的首批园区之一,标志着广州南沙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创建成功。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原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是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和科技部三部门联合推动的工业园区领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形式。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在经济发展、物质减量与循环、污染防控和园区管理等方面指标均居国内领先水平,是引领、辐射和带动各级各类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领头羊,是实现区域节能减排,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火车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排头兵。


十年耕耘喜生态工业建设丰硕成果

  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是连接珠江口两岸城市群和港澳地区的重要枢纽性节点,也是“千年商都”广州通向海洋的唯一通道,作为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南沙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被赋予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的战略任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南沙又是一座绿色生态之城,被联合国评为“全球最适宜居住金奖”城市。广州南沙开发区1993年5月获批设立,于2008年正式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工作。自2012年获批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以来,十年间,南沙一直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不断提高产业资源能源效率,降低工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

  目前,南沙开发区已初步构成以汽车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融合发展为主体、企业间生态工业协作常态化的生态产业网络,经济质量和效益持续向好,提质增效成效明显。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由2017年的第27位提升至2021年的第12位。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削减率、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比例、园区人均工业增加值、单位工业用地面积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标准的2.2倍、2.3倍、4.6倍和8倍;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和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分别下降至标准的1/4、1/5和1/10。


回首南沙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绿色足迹”

  追寻广州南沙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足迹,南沙开发区一直坚定不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出一条贯通园区内外、融通产业链条的区域生态工业共荣发展之路。

  (一)重视生态细胞工程,持续推进企业节能减污技术改造

  从生态产业链网构建的微观层面着手,狠抓园区内企业的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通过园区内各企业技术改造,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提高园区产业整体的技术水平和清洁生产水平。通过提高天然气使用率、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管道蒸汽替代天然气锅炉、开展节能技术改造等措施,持续提升清洁能源比重、改善工业生产过程的用能效率,实现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的持续下降。

  一是持续生产改造,建设绿色工厂。从能源及碳排放管理、大气污染源管理、水资源管理和废弃物管理等四个要点入手,在汽车制造全产业链打造环境友好型“绿色工程”。园区内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制造产业链有15家企业先后荣获省、市清洁生产优秀企业称号;以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为例,连续多年实现废水100%循环利用,废水零排放,单位涂装面积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强度下降至6.05g/m2,远低于国家清洁生产的排放要求40g/m2,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

  二是强化能源管理,推动生产低碳化改造。以节能目标责任考核为着力点,积极推动工业重点用能单位做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落实节能专项改造资金支持。园区企业主动实施能源合同管理、节能技术改造,提高生产过程能源利用效率。园区龙头企业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早在2013年初便率先推行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是国内首家导入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的汽车制造企业。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0.047吨标煤/万元,是创建标准的十分之一。

  三是推动节水改造,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推广水平衡测试工作,发掘企业节水潜力,推动节水技改,大力推动用水户开展节水载体创建,发挥节水型企业示范引领作用,2020年立白日化有限公司成功被认定为广州市节水型企业。鼓励企业开展自愿清洁生产,多家企业开展中水回用工程建设、废水处理工程改造等节水工程,提高了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大大减少自来水用水量。2021年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1.91立方米/万元,较之2012年的4.13立方米/万元下降了54%,新鲜水耗水量较之2021年减少10%,实现新鲜水用水总量及强度“双减”。

  四是推行绿色物流,实现产品低碳运输。通过核心零配件供应商的“就近配套”与“同步生产、同步物流”模式,园区内15家核心一级供应商每年向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提供的零部件占到其总采购规模的三分之一,实现原材料的绿色运输。通过实施场内物流“去中心化”改善和“低碳物流”方针,逐步降低产品物流的能耗强度,实现产品的绿色运输。

  (二)强化企业协同治理,促进产业链低碳化、生态化

  广州南沙开发区生态工业发展主要依靠产业协作“自净”,通过企业间协作践行环境污染协同治理和资源能源梯级利用,通过绿色采购在产业链上传导生态工业和绿色供应链要求。

  一是企业间污染治理协作,提高企业治污效率。为进一步减少废物排放,广州南沙开发区内外企业间通过产业链上固体废物回用与综合利用、废水协作治理等污染治理合作,广州捷士多铝合金有限公司为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提供生产原料铝液,同时回收发动机次品和边角料制作铝液;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接收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和广州捷士多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后100%循环利用,实现整体废水零排放。园区内外企业组成的废物代谢链,确保园区内产生的固废得到高效的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使得园区生态产业链愈加完善,2021年园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

  二是打造绿色供应链,通过产业链网传导绿色生态要求。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制造产业链实施《绿色采购指南》,供应商积极主动消除或削减铅、镉、汞、六价铬等10种环境负荷物质,减少CO2和VOCs排放量等。2021年,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面向全体供应商提出了“供应商重大环境违法事件为0”“CO2排放量较上年度低减2%”的目标。园区电子信息制造业积极借鉴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制造业的产业链“自净”经验,提升产业链绿色生态化水平。例如,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从2012年7月份正式推行“丰田生产管理方式”,逐步形成绿色生态产业链网。

  三是主动构建绿色生产交流平台,推动绿色生产。园区企业构建了以产业链为核心的包括生产供应商大会、品质月活动、供应商环境交流会等组成的绿色生态工业交流平台,有效推动绿色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应用,提高绿色生产水平。例如,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与周边供应商定期召开“南沙供应商环境交流会”,共享环境管理信息与经验,培训环境应急知识等,提升供应商的环境管理水平。对环境管理成效突出的供应商进行表彰,广州电装有限公司便因实施废水回收再利用技改,每年节约1.42万吨水和14.4万度电,被授予环境活动优秀奖。

  (三)加强横向纵向产业融合,不断延伸生态产业链网

  一是依托延链,生态工业发展融合园区内外。围绕打造又一个千亿级的汽车产业集群和新能源汽车高地,广州南沙开发区主动突破园区物理限制,开展产业链优化、延长,加快进行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和配套零部件产业升级改造。已经初步形成以开发区内黄阁国际汽车智能制造和万顷沙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两个核心区,园区外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先导示范区、国际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和沙仔岛国际汽车展销贸易窗口共同组成的生态产业链条。

  二是依托联链,生态产业发展融合形成链网。园区通过纵向延伸、横向耦合,在寻求产业集群内部之间物质交换、能量梯级利用链接潜力的同时,提升科技创新服务业对汽车、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撑作用,电子信息产业为汽车、现代服务业提供前后端产业链,形成电子信息业集群、汽车制造业集群和科技创新服务机构集群之间的产业关联。由香港科技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广东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园区内电子信息龙头企业之一,其子公司联晶智能电子有限公司以智能照明配件供应融入汽车制造产业链。当前南沙也正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宽禁带半导体全产业链,促进电子信息产业与汽车融合协同发展。芯聚能新能源汽车第三代半导体研发与生产基地已落户万顷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

  (四)强化制度创新与资源联通,加速产业链条间融通

  一是持续强化科技创新,托举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推进产学研融合,以科技金融为抓手,致力于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汽车电子产业集聚发展、高质量发展。目前,南沙“1+1+3+N”科创平台体系建设已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全区2021年建成各类创新平台352个,为自贸区挂牌时的3.6倍。科技创新主体持续壮大。2021年全区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44家,是2015年的9.8倍,入选2021年广州“未来独角兽”“种子独角兽”创新企业11家、“高精尖”企业2家。建成孵化器11家和众创空间7家。

  南沙区凭借科创力量的策源能力深度布局,推动经济发展提速提质增效。广州先进技术研究所与广州奥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深度产学研合作,承担企业委托研发项目90余项,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1项,申请国家知识产权700余件,初步形成“引才一科研一成果一转移转化一反哺研究所一引才”的良性发展循环。

  二是携手港澳科技合作,助力高质量发展。南沙立足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定位,不断深化与港澳及周边地区合作,形成涵盖人才职称评价、仲裁“四个共享”、工程咨询资格认可、企业登记互认、科技创新团体标准服务平台、科研资金跨境拨付、超算中心跨境专线、国际化社区等港澳规则衔接的十大典型案例,为南沙汇聚国际化人才资源,为产业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创造新生力量。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依托香港科技大学领先国际的科研及教育优势,累计获得新一代信息技术及物联网、智能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与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与碳中和等领域科研项目超800项,其主要科技成果在开发区内就地转化,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园区现代高端制造业发展,提高园区发展的质量、潜力与驱动力。

  三是着力推进制度创新,护航高质量发展。南沙近7年累计形成789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国家和省、市分别复制推广43项、119项、218项。商事制度改革、财政管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3项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跨境电商监管新模式、企业专属网页政务服务模式和智能化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防控平台等三项创新经验入选商务部最佳实践案例;试点企业投资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改革,从取得用地到拿到施工许可证最快15个工作日完成,最大限度放宽准入、放开准营;推出“一口受理”多证联办新模式,实现“照、章、税、金、保”天(7小时)办结,银行基本户开户2天完成,除特殊审查事项外的准营事项,均可实现3天办结,实现准入和准营的同步提速;实施政府购买查验服务一项累计为企业节省费用超亿元。制度改革创新为南沙开发区生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大幅提高园区产业生态化、绿色水平。

  (五)构建低碳能源供给体系,助力碳减排目标实现

  一是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探索区域能源供应管理模式。在明珠湾、庆盛等片区规划布局区域综合能源站,推动广州LNG应急调峰气源站、珠江LNG电厂二期、南沙横沥分布式能源站等项目建设,保障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供应,提升清洁能源供应保障能力。通过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补贴资金,推动企业及产业园区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要求新落户南沙区的企业在项目建设时,尽可能利用车间、企业厂房、仓储楼等建筑物屋顶、外立面或附属空闲地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从而优化园区能源结构,降低企业能耗。仅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2021年光伏发电量便达到1119万度。在示范企业的带动下,安捷利、丰田纺织等企业纷纷上马光伏发电项目。园区5家企业的光伏发电总量为3098万度,除自用外提供上网光伏电量496万度。2012至2021年间,开发区的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均削减率为7.41%,是标准要求的2倍。园区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达到24.8%。

  二是先行先试,打造绿色金融服务生态城市发展示范样本。聚焦“双碳”目标,南沙打造绿色金融服务生态城市发展示范样本,推出多项绿色金融创新成果,构建以绿色金融标准为引领的政策体系和交易、融资、研学“三维一体”绿色服务体系,创新低碳业务融资渠道,落地气候投融资特色银行支行、绿色融资租赁线上平台、碳中和融资租赁服务平台等机构,开展公募碳中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银行间市场类REITs和能源行业类REITs、碳中和汽车租赁ABS等创新业务,同时依托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建立起与港澳常态化绿色金融合作机制,推动大湾区绿色金融标准互认,与港澳共建大湾区碳排放权质押融资、生态补偿机制。


新征程不忘初心在高质量绿色发展道路上继续奋进

  广州南沙开发区将以成功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为起点,在《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等重大战略机遇的推动下,担当作为、创新突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生态工业,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不断提高产业资源能源效率,降低工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高水平建设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以生态工业园区的高质量建设促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1670297350331.png

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被授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


1670297444092.png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牌匾




附件:
  • 微信公众号

  • 秘书处微博

无废园区建设指引

进行无废园区建设是我国全面推行绿色发展,实现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有力保障。绿盟在中国生态环境部和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的指导下,联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经开区、“11+5”试点城市生态环境局及试点内工业园区管理机构编制了这本建设的实操性指南,为“无废园区”建设提供指引。

报告下载>
  • 主办单位: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
  • 技术支持电话:022-66371809
  • 版权所有:天津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有限公司(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秘书处)
  • 京ICP备2020035841号-2
  • 网站管理及技术支持: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联盟绿色数据中心

绿盟官方信息发布渠道

绿盟最新视点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