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0761917125.jpg

2022年4月12日,证监会公布了碳金融产品等4项金融行业标准。碳金融市场,就是金融化的碳市场。从产品谱系上看,碳金融产品也主要是主流金融产品在碳市场的映射,可以分为交易工具、融资工具和支持工具三大类。

2.jpg

3.jpg

4.jpg

5.jpg

一、碳市场交易工具

除碳资产类的碳现货外,碳交易工具还包括:碳远期、碳期货、碳掉期、碳期权,以及碳资产证券化和指数化的碳交易产品。

交易工具的丰富,盘活了碳现货和期货市场,推动了碳金融市场流动性的活跃,也为投资者对冲价格波动风险,实现套期保值。

1、碳期货

碳期货是以碳排放权配额及项目减排量等现货合约为标的物的合约。基本要素包括:交易平台、合约规模、保证金制度、报价单位、最小交易规模、最小/最大波幅、合约到期日、结算方式、清算方式等等。EU-ETS流动性最强、市场份额最大的交易产品就是碳期货,与碳现货共同成为市场参与者进行套期保值、建立投资组合的关键金融工具。碳期货能够解决市场信息的不对称问题,引导碳现货价格,有效规避交易风险。

2、碳期权

碳期权实质上是一种标的物买卖权,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额权利金后,拥有在约定期内或到期目以一定价格出售或购买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权利。碳期权标的物,既可以是碳排权现权,也可以是期货。如果企业有配额缺口,可以提前买入看涨期权锁定成本;如果企业有配额富余,可以提前买入看跌期权锁定收益。

3、碳远期

碳远期交易是国际市场上进行碳交易的最常见和成熟的交易方式之一,买卖双方以合约的方式,约定在未来某一时期以确定价格买卖一定数量配额或项目减排量。碳远期的意义在于保值,帮助碳排放权买卖双方提前锁定碳收益或碳成本。

4、碳掉期

碳掉期是以碳排放权为标的物,双方以固定价格确定交易,并约定未来某个时间以当时的市场价格完成与固定价交易对应的反向交易,最终只需对两次交易的差价进行现金结算。由于碳掉期交易的成本较低,且可有效降低控排企业持有碳资产的利率波动风险,成为企业碳资产管理中的—项重要手段。

目前中国的碳掉期主要有两种模式∶

一是由控排企业在当期卖出碳配额,换取远期交付的等量 CCER和现金;

二是由项目业主在当期出售CCER,换取远期交付的不等量碳配额。

5、碳指数交易产品

碳指数可参考金融市场基于指数开发的交易产品,目前我国有中碳指数,为碳市场投资者和研究机构分析、判断碳市场动态及大势走向提供基础信息,未来也可以依托此类碳指数,作为标的物开发相应的碳指数交易产品。

6、碳资产证券化

碳配额及减排项目的未来收益权,都可以作为支持资产通过证券化进行融资,证类型证券化即碳基金,债券型证券化即碳债券。

 1)碳基金 碳基金是为参与减排项目或碳市场投资而设立的基金,既可以投资于CCER项目开发,也可以参与碳配额与项目减排量的二级市场交易。碳基金管理机构是碳市场重要的投资主体,碳基金本身则是重要的碳融资工具。

 2)碳债券 碳债券是指政府、企业为筹集碳减排项目资金发行的债券,也可以作为碳资产证券化的一种形式,即以碳配额及减排项目未来收益权等为支持进行的债券型融资。 

二、碳市场融资工具

碳市场的融资工具可以为碳资产创造估值和变现的途径,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

1、碳质押

碳质押是指以碳配额或项目减排量等碳资产作为担保进行的债务融资,债方将估值后碳资产质押给银行或券商等债权人获得一定折价的融资,到期再通过支付本息解押。

2、碳回购

碳回购指碳配额持有者向其他机构出售配额,并约定在一定期限按约定价格回购所售配额的短期融资安排。在协议有效期内,受让方可以自行处置碳配额。

3、碳托管

碳托管(借碳)指一方为了保值增值,将其持有的碳资产委托给专业碳资产管理机构集中进行管理和交易的活动。碳托管实际上是一种融碳工具。

狭义的碳资产托管,主要指配额托管,即控排企业委托托管机构代为持有碳资产,以托管机构名义对碳资产进行集中管理和交易;

广义的碳资产托管,则指将企业所有与碳排放相关的管理工作委托给专业机构策划实施,包括不限于CCER 开发、碳资产账户管理、碳交易委托与执行、低碳项目投融资、相关碳金融咨询服务等。

三、碳市场支持工具

碳支持工具及相关服务可以为各方了解碳市场趋势提供风向标,同时为管理碳资产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和市场增信手段。

1、碳指数

碳指数既是碳市场重要的观察工具,也是开发碳指数交易产品的基础。

2、碳保险

碳保险是为了规避减排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风险,确保项目减排量按期足额交付的担保工具。它可以降低项目双方的投资风险或违约风险,确保项目投资和交易行为顺利进行。

点击此处可查看文件全文


附件:
  • 微信公众号

  • 秘书处微博

无废园区建设指引

进行无废园区建设是我国全面推行绿色发展,实现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有力保障。绿盟在中国生态环境部和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的指导下,联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经开区、“11+5”试点城市生态环境局及试点内工业园区管理机构编制了这本建设的实操性指南,为“无废园区”建设提供指引。

报告下载>
  • 主办单位: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
  • 技术支持电话:022-66371809
  • 版权所有:天津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有限公司(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秘书处)
  • 京ICP备2020035841号-2
  • 网站管理及技术支持: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联盟绿色数据中心

绿盟官方信息发布渠道

绿盟最新视点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