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

坚持规划引领、分步开发的原则。国际合作园区可从引进国际先进的节能环保理念、模式、技术和管理资源做起,在园区发展规划、基础设施、长效运营等方面遵循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原则。从深度研究对接合作国家环境特色出发,按照外商需求和国际标准规划园区生活配套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引入国际理念、国际技术和国际元素,提升开发区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聘请具有国际背景的专业团队,高标准编制园区各项规划,明确发展定位,体现国际水准。以自然生态、产业生态、社会生态“三态合一”建设发展为主线,将国际元素、生态发展理念与智慧城市建设思路相结合,适度超前建设部分基础设施项目,推动中外技术交流融合,积极引进国外生态设计、节能环保、海绵城市等领域的高端技术,实现基础配套完善、功能齐全,努力提升园区基础承载能力。

营商环境

过去,开发区吸收外资更多依靠的是优惠政策,现在更多的要依靠营商环境。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中国以15个名次的跃升,进一步提升到第31位,首次跻身全球营商环境排名前40,继续成为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意见》(国发〔2019〕23号),也以打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外商投资环境为着力。因此,国际合作园区更应聚焦量身定制契合投资国别的综合营商环境,加强高端服务供给。

园区可从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等几方面入手,提升园区综合营商环境。例如为初次进入中国的国外企业提供工商、税务等审批手续的便利性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咨询、翻译等全面的细节服务,有条件的园区还可协助其解决招工、住宿、教育等方面的问题,为双方之间成功地建立起信任感和拉近距离。

生活环境

我国的许多工业园区远离城区,教育、医疗、商业等生活配套设施布局受到制约,降低了对外籍专家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的吸引力,制约了园区高效发展。国际合作园区应从基础的衣食住行,到人才的创新发展平台,打造与高端产业和高端人才匹配的配套环境,有针对性地提供公共服务产品,为园区内工作人群及周边社区生活人群提供优质环境。通过以社区为管理的基本单元,完善城乡公共服务,形成基础教育、医疗服务、托幼早教、福利养老、体育健康、商业服务等社区公共服务网络,为高端人才的集聚提供保障。

同时注重营造对合作国家或地区全方位、多层级交流的浓厚氛围。例如,结合对方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交流,让其成为中外之间进一步交往的纽带,以及开展双语或多语宣传,提升园区国内外形象和影响力。


附件:
  • 微信公众号

  • 秘书处微博

无废园区建设指引

进行无废园区建设是我国全面推行绿色发展,实现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有力保障。绿盟在中国生态环境部和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的指导下,联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经开区、“11+5”试点城市生态环境局及试点内工业园区管理机构编制了这本建设的实操性指南,为“无废园区”建设提供指引。

报告下载>
  • 主办单位: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
  • 技术支持电话:022-66371809
  • 版权所有:天津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有限公司(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秘书处)
  • 京ICP备2020035841号-2
  • 网站管理及技术支持: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联盟绿色数据中心

绿盟官方信息发布渠道

绿盟最新视点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