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因素

合作国家或地区的选择与确定是国际合作园区建设的关键一步。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19)》,“全球竞争力指数”(GCI)排位在前30的经济体基本包含了现有的各类国际合作园区所对应的合作国家或地区。


表1 全球竞争力排位前30经济体(2019)


d4bb49dfd56b2296c69bec252e1d03df.png

(数据来源: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2019)》)


联盟于2020年开展的国际合作园区专题问卷调研显示,在26家有计划建设国际合作园区的开发区中,意向合作国别位居前列的主要为德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和新加坡等国家,结果如图2所示。对于潜在的意向合作国别,可深度挖掘我国与合作国家或地区间、园区所在地与合作对象的城市间在经济、产业、科教、文化等方面是否具有进行交流的经历以及过往的合作渊源等,开发进一步合作的土壤。或者可以通过选择与开发区(所在城市或省份)具有相似的区位条件、相当的经济总量或相关的产业条件的国外地区,建立国际友城合作互访机制来启动交流,强化合作。


153e08dfb428fd4a5f9fc1083ad1f25d.png图2 受访开发区意向合作国别

现有合作国别(地区)盘点

本指南也对现有的境内在建国际合作园区进行了盘点和梳理,数量较多的合作国别包括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法国和意大利等。这些数字,一方面能反映我国与上述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的活跃程度和多年来积累的良好基础。但另一方面,对于新建国际合作园区来说,可以试着探索更多合作国家或地区的选择可能,以防合作扎堆和陷入不利竞争。

3fb2e92d4ed3cd43a139a48904a19e67.jpg图3 中德国际合作园区代表

中德两国经贸领域合作紧密,2016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最大进口来源国,德国也是中国在欧盟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德国是对华投资金额和项目数最多的欧盟国家,超过5000家德国企业在华发展,投资项目近1万个,投资总额近900亿美元。中德国际合作园区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居多,其中长三角地区最为突出。中西部地区也逐渐与德国展开合作,相继成立了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园区(四川省)、两江新区中德高端制造产业园(重庆市)等。中德国际合作园区的重点产业主要集中在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机器人、现代服务业等,汇聚了西门子、宝马、博世等众多德国优秀企业。

15c207a0848d18928ec7680daf400aa9.jpg图4 中日韩国际合作园区代表

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2018年对华贸易额占日本外贸总额的21.3%。日本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贸易对象国,2018年对日贸易额占中国外贸总额的7.1%。2018年,中韩经贸合作稳步发展。据中方统计,双边贸易额3134.3亿美元,同比增长11.8%,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韩国对华投资额达46.7亿美元,同比增长27.1%。借助区位优势和良好经贸基础,中国与日本、韩国合作在国内建立了不少国际合作园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东北地区,以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为代表。重点产业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汽车零部件为主,引进了三菱重工、LG、本田、夏普等代表企业。

5492dddbc93f395e4e6dbfef13429916.jpg

图5 中新国际合作园区代表

新加坡是中国第一大外资来源国和第三大对外投资目的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平台支点作用。2018年新加坡对华投资占“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对华投资总额的80%以上。从1994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的苏州工业园区,到中新天津生态城,再到中新广州知识城等多个典型的中新国际合作园区,新加坡与我国在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生态科技、文化旅游、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引入了凯德集团、吉宝集团等新加坡企业。

9e13b4ded1d1d3133a5eec0f9b4ba7d7.jpg


图6 中法国际合作园区代表


法国是中国在欧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实际投资来源国和第二大技术引进国。中国是法国第六大贸易伙伴国、亚洲第一大贸易伙伴。法国在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能源、汽车、化工、轻工、食品等领域,大部分为生产型企业,代表企业有神龙汽车、佛吉亚(汽车零部件)、施耐德(电气)等。


43b05c7232a4aacdd0880b68be3f650b.jpg

图7 中意国际合作园区代表


截至2018年底,意大利在华直接投资项目共计6094个,实际投入73.1亿美元中意国际合作园区以中意海安生态园、中意宁波生态园为代表,引进了意大利欧菲集团(滤清器)、麦格纳(汽车零部件)、纱帝集团(精密网布)等企业。

突破固有框架局限

同时,对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国际合作园区,如果只是想着与特定国别间的既有渠道,很可能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致使国际合作园区从本质上无法形成较大体量,甚至发展质量完全取决于国别对象的自身基础。因此,国际合作园区最终应走出特定国别合作框架的限制,及时调整战略思维,在国别合作策略的坚守与延伸保持平衡,以包容开放的态度洽谈招揽国际项目,立足形成产业、项目的快速集聚态势,将发展的最终目标转向提升园区整体国际化水平。


附件:
  • 微信公众号

  • 秘书处微博

无废园区建设指引

进行无废园区建设是我国全面推行绿色发展,实现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有力保障。绿盟在中国生态环境部和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的指导下,联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经开区、“11+5”试点城市生态环境局及试点内工业园区管理机构编制了这本建设的实操性指南,为“无废园区”建设提供指引。

报告下载>
  • 主办单位: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
  • 技术支持电话:022-66371809
  • 版权所有:天津泰达低碳经济促进中心有限公司(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秘书处)
  • 京ICP备2020035841号-2
  • 网站管理及技术支持: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联盟绿色数据中心

绿盟官方信息发布渠道

绿盟最新视点交流平台